西域胡杨虬枝映着大漠孤烟,岭南古榕翠盖笼着珠水渔火,两幅迥异的人生画卷,却在时光的经纬里悄然交织于同一处喜庆的节点——闻悉边疆、何顺洪二位故交之麟儿同迎佳妇,心潮如暖泉汩汩。虽因东渡主持大阪“第七届国际城市文化论坛”之责,不能亲执杯盏于华堂,然情谊如陈酿,历久弥醇,唯将满腔祝福凝于笔端,恭谨题书两帧,遥寄寸心:
其一贺边疆君令郎边家聪与李芝莹伉俪:
边家聪李芝莹新婚快乐:
聪慧同心芝兰茂
莹贞比翼家室兴
曾晓辉 贺题
其二贺何顺洪君令郎何凯能与赖芸云佳偶:
恭贺何凯能 赖芸云新婚志囍:
凯风和畅迎淑女
芸草芬芳伴良人
曾晓辉 敬贺
此二联贺书,不仅嵌新人名讳,更蕴儒家期许:
“聪慧同心芝兰茂,莹贞比翼家室兴”:祈愿家聪、芝莹夫妇,智慧相融,同心同德,如芝兰之室德馨远播;贞信互守,如比翼之鸟齐飞,共兴家室门楣。此联暗合《周易》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与《关雎》“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”之旨。
“凯风和畅迎淑女,芸草芬芳伴良人”:愿凯能如和煦南风(凯风),温润有仪,喜迎淑女芸云;愿芸云如香草芬芳(芸草),贤淑慧雅,长伴良人凯能。此联化用《诗经·凯风》慈爱之意与《楚辞》香草喻美质之思,寄寓夫妇和顺、德馨流芳。
念及边疆君,生于绍兴那酒香氤氲、乌篷欸乃的柔婉水乡,骨子里却奔涌着志在四方的热血。犹记《礼记》所言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,他便如一股倔强的春风,硬是吹度了玉门关隘,将青春之根深深扎进苍茫西域的土壤,以《中华时报》为犁铧,耕耘着公义与真相。2013年与2024年,我两度西行,他必是风尘仆仆赶来相伴。戈壁的风沙粗粝,磨砺着他的面庞,却未能磨损他眼底那份江南书生特有的清亮与热忱。看他立于胡杨林畔,身影挺拔如戍边的战士——这不正是对孔子“士志于道”最生动的诠释吗?那份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的常情孝思,在他身上升华为“以天下为家”的儒者担当。绍兴黄酒的醇厚,早已融入了西域雪水的清冽,酿成了他独特的人生况味。今闻其子家聪成家,迎娶芝莹佳妇,想他伫立戈壁遥望江南,凝视“聪慧同心芝兰茂,莹贞比翼家室兴”的墨痕,心中定是百感交集,既有对儿郎成长的欣慰,更有对血脉延续、家风承传的深沉期许。
再思顺洪君,这位生于斯、长于斯的番禺挚友,宛如珠江畔一株根基深固的老榕,枝叶繁茂,荫蔽一方。从少年时的弄潮行船,到商海沉浮,再到投资佳酿,人生轨迹如珠江水道,百转千回,最终亦汇入《中华时报》这条承载道义的大河。难忘2019年阳江盛会,他慷慨解囊,一坛坛精心酿造的美酒,不仅是宴席的点缀,更是情谊的醇厚献礼。更铭刻于心的是,广州南站那熟悉的身影——无论星夜还是晨曦,他总是不辞辛劳,驾车相迎。车轮碾过归途,载满的是他乡音里的关切。多少次,方向盘一转,便引我至他家中那方温暖的餐桌,一碗家常的热粥,几碟带着镬气的小菜,氤氲着孟子所言“友也者,友其德也”的馨香。这细水长流的照拂,何尝不是“里仁为美”最熨帖的注脚?那酒厂飘出的芬芳,早已与他待友的真诚气息交融。如今喜闻其子凯能缔结良缘,迎娶芸云淑女,想他于番禺故宅张灯结彩,酒香中必浸透着为父的骄傲与满足。当他展开“凯风和畅迎淑女,芸草芬芳伴良人”的贺联,见那熟悉的笔迹承载着对爱子与新妇的殷切祝福,定觉情谊与家庆在此刻交融升华——看那曾绕膝的孩童,如今也如他当年般,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。
倏忽间,竟闻得二位儿郎各迎佳妇!欣喜之余,亦不免轻抚鬓边华发——孔子临川之叹,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,此刻听来尤为真切。当年戈壁滩上共话理想的青年,珠江畔把酒言欢的伙伴,转眼间,膝下娇儿竟也长成担起家室之责的丈夫。年轮无声,悄然爬上额角,亦将我们推向了人生的新章。然而,《易传》有云:“天地絪緼,万物化醇”。《礼记》亦言: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继后世也。”婚姻,这天地间最神圣的结合,正是生命长河奔涌不息、家族薪火代代相传的盛事。愿家聪、凯能二位贤侄,皆能立身行道,成为如父般有担当的丈夫;愿芝莹、芸云两位贤淑佳妇,蕙质兰心,宜室宜家。新人如璧,当效《关雎》所咏的和谐之道,琴瑟在御,相敬如宾,共筑美满家园,方不负这“礼之本”的郑重托付、两家父母的殷殷厚望,亦不负此帧帧墨宝所寄寓的深切祝福!
情动于中,思绪万千,复于香江之畔,海风拂面之际,再赋七言一首,以抒怀寄远:
赋得贺边疆顺洪二兄:
《令郎新婚兼寄怀》
驼铃遥递锦书来,珠水榕荫共举杯。
志士拓疆胡杨立,仁商泽友玉醅醅。
墨痕融浪书同契(融汇两地贺联情深),
海气连云鹤自徊。
未赴东瀛心已往,星垂大漠照浅湾。
此情此谊,早已超越了杯盏酬酢的俗礼,臻于儒家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”的宏阔与温暖。今虽身羁东瀛,难赴盛宴亲道贺,然心香一瓣,墨痕双帧,诗赋一篇,礼意拳拳,尽在其中。祈愿边疆、顺洪二位贤兄:椿萱并茂,兰桂腾芳!更祈愿两对璧人:鸾凤和鸣,瓜瓞绵绵!此般金石情谊与翰墨寄怀,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下,必愈发温润通透,如天际永恒的星斗,无论行至何方,抬头仰望,总能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、温暖而恒久的光芒,照亮彼此的前路归程,亦映照着儿孙满堂、福泽绵长的未来图景。
岁次乙巳仲秋既望 沐手敬题于香江浅水湾畔
时维公元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日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