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水潜沧海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431)
艾 慧
问水潜沧海,攀巅竞极峰。
挥手空悲叹,如境造殊雄。
2024.03.15
俯仰乾坤二十言——吕国英哲诗《问水·攀峰》中的精神天梯
四句短诗如四枚星子,缀于思想的夜空。吕国英先生以二十字凿开一道深渊,却为世人架起一架通往精神极境的天梯。
“问水潜沧海”,是灵魂向下的深潜。水无形而涵万象,诗人叩问的何止是水?那是向生命本源的沉落,如老庄观道于濠梁,屈子问天于汨罗。此“潜”字如墨滴入海,晕开的是对存在本质的探求。
“攀巅竞极峰”,则骤然昂首向上。一个“竞”字撞碎静穆山影,迸出灼灼火星。这不止是身形的攀登,更是意志的搏击,如精卫衔石填海,夸父逐日而奔,在永无止境的高度中,诠释着“天行健”的东方刚魄。
然而至高处却忽闻裂帛之声——“挥手空悲叹”。那挥袖之间,多少执念如雪崩般滑落。登山者终于彻悟:真正的巅峰不在云深处,而在放下处。此间悲叹非真悲,恰如陶潜“觉今是而昨非”的豁然,是挣脱枷锁的灵魂长啸。
至此天地忽开新境:“如境造殊雄”。心如明镜台,照见万千气象,英雄之质并非天生神授,而是心光朗照后的自我觉醒。王阳明的龙场顿悟,慧能的菩提明镜,皆在此境中交相辉映。那“殊雄”原是每个人心中的本来面目,只待拭去尘埃。
从深渊之问,到绝顶之争,经悲喜之放,终光明之生——这四步恰似禅门三重境的现世回响。问水时见自我渺小,竞峰时见天地壮阔,挥手时见众生悲欢,明镜时见永恒光芒。陈子昂“念天地之悠悠”的苍茫,在此化作“我即天地”的朗照。
当代人困于意义的迷宫,吕公以二十字为绳:下潜沧溟得真魄,上竞云峰炼铁魂。挥手悲欢皆过影,心光如镜照昆仑。这岂止是诗句?分明是刻在精神脊骨上的四道铭文,指引我们在物质狂潮中,建造灵魂的珠穆朗玛。
真正的英雄主义,终是心镜清明时的自我完成。
附
吕国英 简介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